当前位置:首页 > 视野 >

意外的亿万富翁——保罗•艾伦

2018-11-01 14:58:44来源:

编者按:要完全脱离自己一手创立且成长得如此辉煌的公司不是易事,沉浸于曾经的想法反而会阻碍对新方向的寻找。本文编译自wired原题为“WHAT ENTREPRENEURS CAN LEARN FROM PAUL ALLEN'S SECOND ACT”的文章。

人们好奇像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杰克·多西(Twitter创始人)这类人退休之后会怎样,他们将去向何方?这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保罗·艾伦(微软的两位创始人之一,于2018年10月15日去世)身上企业家们能够获得一些启发。

保罗•艾伦 30 岁离开微软,为自己设定了“困难模式”

当保罗艾伦从其创始的微软公司离开后,他去周游了世界。他也搜集画作、学习潜水。他曾说潜水时可以“忘记自我”。

艾伦说对了。企业家们离开他们的公司时确实需要忘记自我卸下身份。因为创造并运营一个公司需要耗费极大精力并同时“设定”了企业家的身份。

对于公众来说,艾伦的身份就永远跟微软创始人分不开。1975年艾伦与其伙伴比尔盖茨认为应该发展出一种程序语言,让更多人可以使用计算机工作。这个最初的想法奠定了微软以后的发展方向。

微软在盖茨和艾伦的掌舵下成为了重要的计算机软件公司,他们俩也成为了奇迹二人组。但1982年被诊断出癌症之后,艾伦决定离开盖茨和微软(但他仍持有公司的股份,是微软的第二大股东),并开始他的世界之旅,再也没回到微软。而这之后发生的事情则值得任何可能离开其公司的企业家们学习和思考。

创始人退出可能带来身份的危机、分裂的焦虑、失败的恐惧或者对成功不现实的期待。这些问题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存在,也不能被完全理解,因此还会导致一种孤独无援。毕竟极其成功且富有的企业创始人本就稀有,并且越来越少。在艾伦离开后,微软直到三年后才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这也同时让艾伦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晚到了一些,也就是1986年艾伦的净资产一夜间涨到了1亿3千4百万美元。

1983年结束其欧洲之旅后,他回到西雅图,凭借他在微软的经验进行了商业贷款,并投入到他所想要的正确且属于自己的科技帝国,远离盖茨和那个他们共同创立的公司。

保罗•艾伦 30 岁离开微软,为自己设定了“困难模式”

年轻时的保罗·艾伦与比尔·盖茨

没有重来

他的下一步行动没有一帆风顺,成功一次并不意味着下一次也一样。微软早期的强劲势头是有其独特环境的,当时的个人计算机风潮以及技术氛围对创始人来说都非常难得。退出微软后的艾伦仍想再找到他创立微软时的那种感觉,但这几乎不可能。在Asymetrix(一个软件开发商店),艾伦集合了一群人为他工作,他觉得自己比在微软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可惜最终这个公司并没有如他雄心勃勃预计的那样,成为科技革命的浪头。Interval Research则体现着艾伦更胆大的想法,其下一项叫做SkyPix的服务,要把电视信号送到宽带信道和一个叫做ePlanet的虚拟现实平台上。但再一次由于缺乏商业直觉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退出其公司后就成为了投资人,艾伦也不例外。他设立了Vulcan进行专业投资,依然没有什么成绩。Vulcan投资的项目和公司大部分早已被忘记,像Virtual Vision,Egghead, Lone Wolf Technologies,Trilobyte,Medio Multimedia等。抱着对一个“连线世界”的期望,艾伦的主要投资给了美国在线,并在1998年以45亿美元买下了Charter Communication。其目的是把服务和娱乐送进消费者家中。

企业家并不是天生的投资家,他们只是把自己投资进了一个成功的生意,只有一个可借鉴的案例。对于艾伦来说,那些闪亮的想法让其兴奋却阻碍了财务上的灵敏直觉。无论如何,艾伦的投资并不总是“炸弹”。Starwave(本质上是一家网站开发商店)被以2亿美元的成交价卖给迪士尼,艾伦赚了1亿美元。抱着对未来“连线世界”的信仰,最终也给艾伦带来了一些良好的投资感觉和方向。

简单来说,艾伦一直是一个很厉害的技术专家,但却没有他前搭档的商业敏锐力。他没有建造起自己想象中的科技帝国,也没有在微软之外树立起不一样的科技身份。

整个90年代,艾伦都没有停止其第二次行动。那时,艾伦已经由于微软的不断成功而晋升亿万富翁,他开始在科技领域之外进行探索。他买下了波特兰开拓者篮球队和西雅图海鹰美式足球队,并在家乡西雅图建造了一座交互式音乐博物馆,向其幼年时崇拜的吉他手Jimi Hendrix致敬。

2000年后艾伦似乎放下了他的科技野心,在慈善事业上投入了更多精力,围绕着脑科学、疾病恢复、气候变化、艺术以及其他方面。他也在太空领域投入精力,为建造火箭飞船及运载火箭提供资金支持。体育、太空、科学、音乐……艾伦终于回归了自己,即这一切他所感兴趣的事业的混合体。离开那个他自己创立的公司20年后,艾伦终于在微软之外获得了新的身份定位。

为什么他花了这么长时间才重新定位自己?艾伦刚离开微软的时候才30岁,那时没有几个科技界的百万富豪,年龄在40岁以下的更稀有。当时的他没有什么可以参照的模板,微软也还没有走向公众,对艾伦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改变。他的财富来自于微软,因此他总被认为“来自微软”。

现在企业家们得益于今天的慈善文化,在其日常工作之外总可以投入到一些可做的事情当中。Salesforce的马克·本尼奥夫就在健康卫生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计划着在他女儿一生的时间里治愈所有疾病。还有杰夫·贝索斯今年也创立了他自己的慈善事业。

当科技界这个或那个明星企业家将转向他们的下一旅程时,艾伦的“后微软”经历将值得他们品味一番。他花了一定时间成功地从前公司的创始人身份脱离,却没能从第一次的创业梦中脱离,没能意识到要完全重起炉灶的现实。以及初期虽然有着好的意图,但他没能理清其所拥有的财富的价值和如何使用它们。

有人把艾伦称作“意外的亿万富翁”,但他不过和其他任何企业家一样寻找着他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相关词: